江陵城東一座不大的寺廟前,站立著許多身披甲胄的城衛(wèi)將士,將這座寺廟給團團包圍起來。
寺廟門前有數(shù)名身穿袴褶的武士面向著寺外甲兵持刀而立,臉上全無懼色,甚至隱隱還帶著幾分譏誚。寺廟中人據(jù)守不出,寺外甲兵也不敢輕越雷池一步,彼此間這般對峙已經(jīng)有了不短的時間。
此時寺廟周圍聚立圍觀的士民群眾漸多,各種議論聲也不短傳來,寺廟外那率隊的將軍也漸露羞惱不耐煩之色,當(dāng)即便下令道:“再告寺中群徒,若仍不肯繳械行出,休怪刀劍無情!”
“你敢!”
這將軍話音未落,另有一隊官員快步行至此間,為首者乃是領(lǐng)軍將軍胡僧佑之子、散騎常侍胡昌義。
胡昌義人還未至,聲卻先達,抬手戟指那名率兵的將軍怒斥道:“賊兵可知寺內(nèi)是誰?若是冒犯貴客以致傷殘,殺了你等營卒也難償此罪!”
眾城衛(wèi)將士們聽到這話后紛紛低下頭去,不敢再作發(fā)聲。胡昌義則帶領(lǐng)著一干隨從穿過這一包圍圈,一路來到寺廟門前,向著守門的武士說道:“敬請入告門內(nèi)貴客,某乃散騎常侍胡昌義,舊曾前往穰城且多蒙李大將軍禮待關(guān)照。今奉我主之命前來迎接貴客,并為之前失禮之處致歉,懇請貴客能夠雅量包容。
另有之前冒犯貴客的使徒,業(yè)已被我主梟首懲治,并具罪徒首級于此,貴客觀后應(yīng)知我主消除誤解之意真誠,前者也絕非有意冒犯!”
說話間,他便著令一名隨員將剛剛被皇帝陛下命令斬首的那名使者首級用兩手奉至門前。
幾名守門的武士見到這一幕,一時間也是頗感驚詫,未敢私自應(yīng)對,示意胡昌義等人暫待片刻,他們則分出一人入內(nèi)請示。
寺廟中李捴聽到這話后也有些意外,便將視線望向一旁的劉廣德,劉廣德則冷笑道:“梁帝性情嚴(yán)苛暴戾,本是刻薄之性,卻矯飾以雅致風(fēng)流,得勢之后更見本性,群徒稍忤其意便極刑加身。他必不敢交惡軍府,所以殺使謝罪,前倨而后恭,怕是仍然還有什么歹意想要隱藏。不如暫許幾員入寺,或可探問一二內(nèi)情?!?br/>
李捴聽到這話后便點了點頭,他也自知不能就這么一走了之,該做的溝通還是要做。之前作此反應(yīng),只是因為梁使態(tài)度古怪,擔(dān)心包藏禍心,但現(xiàn)在看來,這么多梁軍甲卒圍困在外也不敢真的發(fā)起進攻,可見就算有什么小心思,也談不上多大的兇險,倒也不必過于緊張。
劉廣德行至門前,一眼便見到那被擺在木盒中血淋淋的人頭。
他自知此人只不過是一個可憐的戴罪羔羊罷了,視線一觸便即收回,旋即便又望向?qū)γ娴暮x等說道:“下官之前客居穰城,與沔北貴客同赴江陵。寺中貴客并非尋常走使,乃是李大將軍同族近支的血親,李大將軍相遣南來問候,用情不可謂不深,結(jié)果卻遭遇非禮待遇,是可忍孰不可忍!下官于旁苦勸,寺中李侯才感念兩方舊情,肯允接納使徒入寺解釋?!?br/>
外面胡昌義等人也都認(rèn)識劉廣德并清楚他在沔北的境況,略加沉吟后胡昌義便主動上前一步說道:“原來是李大將軍宗親入此,遙想舊年在沔北所受禮遇,今番失禮不免讓人更加羞慚。還是由我入寺當(dāng)面致歉,希望李侯能夠原諒!”
說話間,他便邁步上前走入寺中,待到寺外群眾看不到此間情形,他才對劉廣德低聲說道:“齊使前日才經(jīng)郢州抵達江陵,劉郎等今日即知,莫非都下傳言是真?魏國有意用兵江陵,早已暗蓄甲伍于武寧等處?否則何以知事應(yīng)對如此迅敏?劉郎雖然得幸沔北,但也生長于此鄉(xiāng),忍見雙方兵戎相見、士民再受戰(zhàn)亂摧殘?”
劉廣德也自知江陵方面一直與北齊之間信使溝通,這本來也不算什么機密。可聽胡昌義的意思是誤會了他們此番是因齊使一事而到來,顯然在其看來,雙方此番交流的事情是值得西魏方面多加重視的。
彼此太熟悉了也是不好,直接警惕拉滿,結(jié)果就是不打自招。
相對于江陵方面其他唯利是圖的時流,胡昌義還算是有點底線的,雖然內(nèi)心也愿意和沔北和平相處,但內(nèi)里還是站在江陵的立場上。畢竟其父高居領(lǐng)軍之位,而他又擔(dān)任散騎常侍這樣的侍臣,并沒有出賣江陵的意圖,所以見面后便想先勸一勸劉廣德。
劉廣德一行入城即遭遇變故,無暇與城中時流溝通,還沒搞清楚內(nèi)里狀況,聞言后便沉聲說道:“胡散騎也曾親赴沔北,應(yīng)知李大將軍是何等樣人。所謂武寧聚甲之類的傳言,本身就是居心叵測。
或是王琳等貪暴之徒苦于無處容身,而使人傳謠于市井,作惡邦交以夸其武夫之用。正因修好之意仍然誠懇有加,所以李大將軍才使派親徒來訪。結(jié)果江陵方面以此相待,實在讓人寒心!”
“湘州前亂未遠,主上絕對不會將王琳這好斗多欲之徒置于近旁。他再如何鉆營,也只是徒勞。國中久亂方定,朝野也都不希望兵戈再起。此情劉郎也應(yīng)深知,宜將此告于李大將軍?!?br/>
胡昌義還不知道劉廣德是以言語相詐,畢竟南陽劉氏在城中故舊無數(shù),想要弄清楚什么機密的途徑不要太多,因此他對劉廣德也是規(guī)勸為主:“齊人貪婪狡詐,失信負(fù)義之事不只一樁,所以此番來求合謀必不能成。即便你等不來,朝中諸公也將要否決此事,但今免不了又有一番人事聲言的爭執(zhí)。只希望劉郎你能顧念鄉(xiāng)情,由中多作斡旋,勿使雙方失和?!?br/>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